足癬俗稱「香港腳」。常見的型態有四種:趾縫間糜爛型、厚皮角化型、水泡型及潰瘍感染型。主要是由黴菌中的皮癬菌感染皮膚角質層所致。 ▼足癬:趾縫間糜爛型 ▼足癬:厚皮角化型 ▼足癬:水泡型 ▼足癬:潰瘍感染型 治療
作者:林政賢皮膚科診所/林政賢醫師 出處:本網站 最後更新:2017/10/11 二十四歲的男患者傑倫 (化名),走進診間,就抬起他的腳給我看。 「醫生,我的『香港腳』一直不會好。我去藥房買了很多藥來擦,包括那個『七天就有效』的藥膏也都擦了,卻一點也沒進步。」傑倫看起來對這個問題有點無奈。 ▼我檢查了一下傑倫的右腳底,可以看到有許多的脫皮。 ▼再看他的左腳,也有同樣的情形,而且許多脫…
作者:林政賢醫師 /林政賢皮膚科診所 出處:本網站 最後更新:2019/9/17 「醫師,我的腳皮很厚。我有買電動磨皮器來磨。剛磨完很光滑,但沒多久又厚起來了。」四十六歲的侯先生(化名)訴說者他的困擾。 侯先生的兩邊腳底,皮膚又硬又厚,且有大量的脫屑,特別是在腳底的皺褶紋路。另外,這脫屑還延伸到腳趾頭和趾縫。 ▲腳底厚皮、脫屑。 再看看他左邊的大姆趾,也有增厚、脫屑。 ▲左大姆趾增厚、脫屑。 「您…
作者:林政賢皮膚科診所/林政賢醫師 出處:2008/7/6 自由時報B7健康醫療版 最後更新:2016/7/12 連日來的大雨,不管是路上行人,或是機車騎士、騎腳踏車的人,腳都不時會泡到水。回家後,常在趾縫間或是腳底,看到潮濕、糜爛或脫皮的現象。許多人常會誤以為是香港腳,自行到藥局買藥擦,結果愈擦愈糟。此時,要考慮是否得了「足蹠蠹蝕症」。 這種皮膚病又稱為「點狀角質層分離症」,好發於容易有腳汗的患…
作者:林政賢皮膚科診所/林政賢醫師 出處:2005/4/13 聯合報E4健康版 最後更新:2019/9/17 天氣愈來愈熱,最近門診中足癬(俗稱香港腳)的病例也開始增多。有時我們很容易就診斷出患者得了足癬,但患者卻堅持說,都不會癢,怎麼可能是香港腳?相反地,也有人一進診間,就迫不及待地說,他的腳很癢,一定是香港腳,但擦了在藥局買的藥膏卻無效,覺得很奇怪。 足癬是由黴菌中的「皮癬菌」所引起,所以香港…
今天的主題很特別,也比較冷門,所以我猜可能不會有很多人看。但其實類澱粉沉澱算是還蠻常看到的皮膚病,但是,當然不像青春痘,香港腳那麼常見,不過很多人的確是蠻困擾的,因為這個病真的很癢! 皮膚類澱粉沉澱分類 那皮膚類澱粉沉澱這個病名,簡單來說,就是有一種叫類澱粉的蛋白質,沉積在皮膚裡面。 一般比較常看到的樣子有兩種: 1. 斑塊狀類澱粉沉澱(Macular Amyloidosis) 這種類型主要是色素…
本站資訊僅供參考,不能取代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之當面評估或治療
林政賢皮膚科診所版權所有|未經同意,禁止任何網路業者轉載本網站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