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現在位置
  • 首頁
  • 衛教文章

衛教文章

主治專長分類: 濕疹及皮膚炎
2016-11-14
9277

夏日海邊戲水,當心水母皮膚炎上身

林政賢醫師

案例

       「醫師,我的手臂長疹子,而且好痛!」二十五歲的婷婷(化名)一走進診間,就伸出她的手臂給我看。

       我端詳了一下患者的右上肢,有群聚的紅色丘疹和水泡,似乎符合神經皮節(dermatome)的分佈。再配合患者說會「痛」,首先想到的診斷,就是患者有可能得了「帶狀皰疹」。

▼右上肢有紅色群聚的丘疹及水泡,呈類似神經皮節的分佈。

       不過,當我再仔細近看病灶,發現這些水泡的型態,與典型的帶狀皰疹不大相同。一般帶狀皰疹的水泡常見會融合在一起,但這些病灶的水泡,是分散的,且比較小顆。另外,患者的疼痛感,只有在病灶處,並不是神經皮節「整條」的痛。這讓我起了疑心,懷疑是否是接觸了什麼東西而產生的皮膚反應。

▼小顆、群聚的水泡。

       我於是問患者,最近是否有去那裡玩。患者說:「有啊,昨天有去墾丁的海邊玩水。」

       一聽而「墾丁」、「海邊」這幾個關鍵字,再比對患者病灶的特徵,忽然腦中閃入了一個診斷。

       「您這個有可能是『水母皮膚炎』。昨天在玩水時,是否曾經感覺有被東西刺到?」我進一步求証。

       「有啊,昨天在玩水時,有感覺好像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。」

       至此,水母皮膚炎的診斷算是已經確立。我開了口服藥及外用藥給患者,相信在幾天之內,症狀就可以很快緩解。

 

水母皮膚炎乃刺細胞的毒液所致

       水母屬腔腸動物門,大多數生活在海水中,少數在淡水。牠的形態包含一個呈幅射狀的傘狀物,以及數量不等、長度不等的觸鬚(tenacles;依品種而有所不同)。

▼作者在日本的瀬戶內海海邊,拍攝到的「刺水母(Sea nettle)」。

       這些觸鬚上有刺細胞(nematocyst),刺細胞內有毒液。刺細胞平時是收起來的,但遇到敵人,或是要補食獵物時,刺細胞就會彈出,將毒液注入動物的體內,使其麻醉。

當       這些毒液接觸到人體後,依水母種類,接觸時間的長短,接觸面積的大小,毒液的毒性強弱,以及毒液的濃度之不同,產生的反應也差異很大。較輕微且較常見的,是被水母螫傷後,皮膚產生疼痛或會癢,排列成線狀的丘疹或水泡。有時則是以膨疹(wheals)來表現。一般被水母螫傷的反應是立即性的,但有的人過敏反應是遲發性的(delayed-type),在被水母螫傷後數天才發生。

▼被水母螫傷後,最常見的型態是這種排列成線狀的丘疹。

       嚴重一些的,有可能產生出血、潰爛或壞死。最嚴重的,可能產生血管性水腫(angioedema)的嚴重過敏反應,造成咽喉水腫,致使呼吸困難,危及生命,甚至休克。

       每年的春末夏初,是皮膚科門診中,水母皮膚炎患者最多的季節,其原因有二。第一,或許是基於演化原理,每年的四至六月間,是水母的生殖季節,其毒性最強,以保護下一代的生存。第二,在這段期間,水母也常聚集於較淺水的岸邊,而此時海邊戲水的遊客也特別多。

       台灣沿海常見的有毒水母包括有以下:

       一、僧帽水母(葡萄牙戰艦水母;Portuguese man-of-war;Bluebottle):青藍色,毒性是所有「有毒水母」中,毒性第二強者。

▼僧帽水母。圖片出處

       二、箱型水母(海黃蜂;Sea wasp):傘部無色透明呈立方形,如四方形箱子狀。

▼箱型水母(海黃蜂)。(圖片出處)

       三、遠洋水母(紫水母;Mauve stinger, Mauve blubber):個體大,傘呈半球狀。

▼遠洋水母(紫水母)。(圖片出處)

       四、髮水母(刺水母、海蕁麻;Sea nettle):有紅、橙和青等多種顏色。個體大,傘呈圓盤狀,個大,觸手多,呈頭髮狀,位於傘下延長。

▼髮水母(刺水母)。(作者攝於日本女木島海邊)

       五、鐘形水母(澳洲海黃蜂;Sea- wasp;Box jellyfish):此水母係箱形水母的近緣種,兩者外形相似。是所有「有毒水母」中,毒性最強,致死率最高。

▼鐘形水母。圖片出處

 

治療

       被水母螫傷後,第一件事就是要維持生命跡象的穩定,注意患者是否有產生血管性水腫或是休克的症狀,包括呼吸、心跳、血壓等,若有生命危險,要立即急救。對於嚴重的患者,可能需要注射解毒劑(抗毒血清),及用止血帶阻止靜脈回流,減少毒液擴散至全身。另外,最好減少移動患部,免得使附著在皮膚上的觸鬚,進一步釋放出毒液。

       接著,對於患部,可給予冰敷,來減少毒性的釋放,並降低患部的不適。小蘇打、醋或硼酸,對於某些水母螫傷的症狀緩解,也有幫助。至於使用熱水,是否可加速毒素的變性,來減少其毒性,則還有爭議,不過有論文說可以減少疼痛感。坊間有傳言,可用尿液塗在傷口上,可減少疼痛,事實上,這不是很好的方法,而且氨水(amonia)對於有些水母螫到,反而會促使毒液釋放更多。

       當刺細胞的活性被去除後,要將還附著在皮膚上的刺細胞或是觸鬚移除。若肉眼可見,可用尖銳的物品 (如小鑷子、小鉗子)將觸鬚移除,並海水沖洗,但不要用清水或酒精,以免造成毒液進一步釋放。幫忙的人,儘量不要徒手,最好包著浴巾或毛巾,來移除觸鬚及刺細胞。之後並立刻洗手,以免再次被螫傷。若刺細胞的數量太多,或肉眼不易見到,可用刮鬍膏塗抹在患處後,再以硬紙板將刮鬍膏刮除,最後用海水、食用醋或熱水沖洗。

       口服類固醇、止痛藥、止癢藥,外用藥膏,及靜脈或肌肉注射藥物,可幫助緩解皮膚癢及痛的症狀。如果有次發性的細菌感染,則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。

 

預防

若要在海邊戲水,最好選擇有救生員,以及急救設備充足的地方。若已知道某海域經常有水母出沒,最好避免接近。在水母繁殖的季節,儘量避免海水中的活動。在沙灘上看到死掉的水母,不要去接觸,因為接觸到牠的觸鬚,毒液還是有可能釋放出來,產生皮膚的刺激。颱風來時,因為水母的觸鬚容易斷裂,而漂浮在海水中。

因此在颱風過後,儘量避免在海中玩水,以免接觸到這些斷掉的觸鬚。不管是浮潛或水肺深潛,最好穿著潛水衣、手套及蛙鞋保護。可以的話,選用可防止水母螫傷的防曬乳液。

 

▼死在沙灘上的水母,不要去接觸,因為其毒液還是有可能釋放。(照片攝於丹麥的沙灘上)

▼世界第三毒水母出現在高雄!高雄茄萣沙灘驚見"僧帽水母" 螫傷過敏嚴重恐造成休克!(三立新聞台採訪)

參考資料

1.  Mar Drugs. 2013 Feb; 11(2): 523–550.   
2.  蔡永祥教授:海蜇皮與水母毒
3. 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, 8th Ed., Chap 209.
 

附註:作者並非海洋生物專家,若以上有關水母的分類、敘述、圖片有誤,歡迎不吝指正。

 

延伸閱讀

誤當跳蚤咬,皮癢好不了:熱帶禽蟎

熱帶禽蟎,avian mite,bird mite,鳥蚤

蚊蟲叮咬,這樣止癢最有效!

奇癢無比 原來是毛毛蟲皮膚炎

小黑蚊肆虐,小心留下滿腳紅豆冰

DEET,picaridin,台灣鋏蠓,小黑蚊,紅豆冰,臺灣鋏蠓,蚊蟲叮咬,防蚊液,

隱翅蟲獻吻…血色斑斑(隱翅蟲皮膚炎)

 

相關治療實例

青春痘、痘疤

太田母斑

青春痘、痘疤

青春痘、痘疤

太田母斑

太田母斑

主治專長 治療實例
回 到 頂 端

BACK TO TOP

我要發問
親愛的朋友,在您提出諮詢前請注意以下事項:
1. 歡迎各位朋友提出您有關「皮膚問題的諮詢」及「對診所及網站的建言」。
2. 請勿在此發表廣告性內容,謾罵,或攻訐性的文字內容。
關鍵字搜尋
站內搜尋
熱門關鍵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