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濕疹?平常要怎麼保養,才不會復發?「濕疹」懶人包一次看懂。

什麼是濕疹

一開始,先來考考大家,你覺得以下這三張照片,哪一個是你心中所想像的濕疹?

▼這一張,的確有紅紅的、濕濕的樣子。

▼那這張,就比較沒那麼濕,但也是有紅紅的。

▼最後一張則是完全不紅,而且反而有點暗沉,皮膚乾乾的、粗粗的,還乾到脫皮、脫屑。

那到底哪一個才是濕疹呢?你答對了嗎?

第一張看起來濕濕的樣子,很符合「濕」疹這個字的形容,所以真的是濕疹。可是,大家知道嗎?第二張和第三張,其實也都是濕疹喔!是不是毀了你的三觀?怎麼那麼乾,也叫做濕疹?那我今天就來幫大家解答吧!

什麼是濕疹?平常要怎麼保養,才不會復發?

很多人都有疑問:「為什麼上次手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(如下圖一),醫師說是濕疹,這次小腿出現乾乾脫皮發紅的症狀(如下圖二),醫師也說是濕疹?」

手部濕疹起水泡的樣子

▼小腿前側腿部濕疹,又稱冬季癢

其實濕疹是個廣泛性的通稱,粗略來說,只要臨床上皮膚產生發炎、紅腫、脫屑、流湯流水,而且會癢的皮膚疾病,都可以算是濕疹,而濕疹就是皮膚炎,也就是皮膚在發炎的意思。

但大家不要搞錯,這裡我講的『發炎』不是感染那種,像是蜂窩性組織炎那種細菌感染。

▼濕疹的皮膚發炎與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感染並不一樣。

而是指說,如果你把濕疹的皮膚,切一小塊下來,放在顯微鏡下,會看到皮膚裡面,有很多發炎細胞(如下圖),像是在開派對一樣,聚集在一起,所以有濕疹的皮膚,我們就會感覺又紅、又癢。

▼圈起來的地方,有一顆一顆小點就是發炎細胞

而且,如果你注意看的話,會發現在每一個表皮細胞之間,好像沒有完全緊密連接在一起,而是隔著一道透明的牆。我們如果比較正常的皮膚,可以看到表皮細胞之間是連得比較緊密,但是有濕疹的皮膚,表皮細胞之間,卻保持著社交距離,為什麼呢?原來,這個透明的牆,裡面都是液體,這些液體的水,把細胞的間隙給撐開了。

▼正常皮膚細胞與細胞間緊密結合,相較之下,濕疹皮膚中有許多空隙。

如果,這些水愈來愈多,就會撐大,變成小水泡,小水泡如果又愈來愈多,就會互相融合在一起,變成大水泡。那如果這些水泡破掉了,水就會流出來,這時候,濕疹的皮膚,看起來就會流湯、流水,濕濕的樣子。
所以,「濕疹」這個詞,就是指顯微鏡下,細胞之間有水,也是指臨床上,看到的流湯、流水的狀態,也就是急性濕疹的臨床表現。

既然有「急性濕疹」,當然就會有「慢性濕疹」。什麼叫慢性濕疹呢?我們剛剛講過,濕疹是一種皮膚發炎,所以會癢,癢你就會去抓。那皮膚會有自我保護的功能,為了要防止你去抓破皮,破壞皮膚原本的保謢功能,就只好不斷增加自己的厚度,來抵抗你「抓」的這個動作。

結果,變厚的皮膚,又變得更癢,你又更愛抓,皮膚又變得更厚,像一塊銅牆鐵壁,整個就進入「癢→抓→癢」的惡性循環,最後整個皮膚就變得像大象皮一樣(如下圖),粗粗、乾乾、硬硬的,還會脫屑,就變成所謂的「慢性濕疹」。這就是為什麼,醫生都會叫你,濕疹不要抓的原因之一。

講到這邊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有時候皮膚看起來明明很乾,醫師還說它是濕疹了吧!因為它系出同門,就好像同樣叫「男生」,也會有暖男、渣男、陽光男、帥氣男、健壯男等等不同的種類,但其實都是有共同的男性特徵,我不用講大家都知道是什麼,而濕疹的典型特徵,就是皮膚裡面有水,還有發炎反應在進行。

不同類型的濕疹

既然男生有那麼多種,那其實濕疹也有分很多種。除了前面講的急性跟慢性的分類之外,還可以怎麼分呢?

依照部位分辨

如果濕疹長在手,就叫「手部濕疹」。像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,大家頻繁洗手或是用酒精消毒,手部濕疹比以往更為常見,不只是醫療人員、美髮餐飲業者、家庭主婦,連小朋友也有手部濕疹,除了治療之外,手部保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,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影片。

還有,長在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地方,所以就叫「脂漏性皮膚炎」。很多人一到冬天頭皮屑增多,甚至額頭、眉間、臉頰、耳朵甚至胸前也出現黃色油膩的屑屑,如果穿深色的衣服這些皮屑會更明顯,好像灑了糖粉一樣。甜點撒糖粉看起來很可口,可是如果出現在人的身上就看起來髒髒的,相信這個疾病造成很多人的困擾。這些都是脂漏性皮膚炎的特色。

▼脂漏性皮膚炎會斷根嗎?需擦保濕乳液嗎?

依照型態分辨

有時候,我們也會用濕疹的形狀來描述濕疹。像之前有病人來看診,我發現他背後的紅疹一條一條的,是玩很大嗎?如果是自己抓得也太誇張,看起來超像被鞭子打過,我們就叫它「鞭型皮膚炎」!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吃了沒煮熟的香菇,是加熱不完全的香菇多醣作怪而引起的!

另外,有些濕疹的樣子,是圓形或橢圓形的,很像硬幣,我們就叫它「錢幣型濕疹」。冬天到了,有位阿伯來看病,他說他兩隻腳有一塊一塊的癢疹,他有養貓,不知道是不是貓傳染給他的?我刮了皮屑來檢查,並沒有在顯微鏡底下看到黴菌。其實這個就是錢幣形濕疹,常常發生在上肢的外側,或是小腿的前側。

還有剛剛提過的慢性濕疹,其實它有另外一個名字,叫「慢性單純性苔癬」,原因就在於,它長得很像地上那種,綠綠的、整片的苔癬。

內、外因素分辨

有時,醫師會根據濕疹的原因,來幫濕疹命名。這又分成外因性的病因,或內因性的病因。所謂外因性的濕疹,就是指患者的皮膚,在接觸了某種物質後,就會產生濕疹。

  • 外因性:像之前我有病人在戴耳環跟戴手錶的地方都有疹子,甚至我也有看過,病人對皮帶的金屬釦環,或是褲子的金屬釦過敏,可以發現肚子那邊有反覆發作的濕疹。這些都是對金屬過敏,產生的「金屬皮膚炎」。

▼對褲子的金屬鈕扣過敏的濕疹反應

▼對金屬耳環過敏的耳後濕疹

  • 還有,也有病人濕疹的範圍只在背部、屁股、跟手腳的伸側,一問才知道最近這幾個月有換真皮沙發,對防止皮革發霉的抗黴菌劑DMF(dimethyl fumarate,富馬酸二甲酯)過敏所導致的「沙發皮膚炎」。同理可証,如果擦了含有某些成分的保養品,會產生皮膚炎,我們就叫「化妝品皮膚炎」。也就是說,病因是什麼,我們就用那個病因來命名。
  • 內因性:如果找不到外在的誘發因子,就要考慮是內因性濕疹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跟體質有關,像是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…等這些都屬於內因性濕疹。

▼手部汗皰疹

▼肘窩的異位性皮膚炎

依照季節分辨

像是好發在夏天的濕疹,我們就叫「夏季濕疹」,常常因為悶熱、流汗而產生。如果是好發在冬天,特別是在小腿的前側,皮膚很乾,很粗糙,還會脫屑的話,我們就叫「冬季濕疹」。

阿公阿嬤冬季癢,該怎麼辦?六大乾癢地雷,小心誤踩!

偽裝成濕疹的其他病灶

當然,有一些其他的皮膚病,雖然有濕疹的樣子,但其實不是濕疹,在診斷上就要很小心。像我舉個例子,你看同樣是起水泡,圖一是貼中藥膏過敏,所產生的濕疹。圖二雖然也是水泡,但其實它是帶狀皰疹,也就是俗稱的「皮蛇」。

▼(圖一)貼布藥膏造成的藥布濕疹

▼(圖二)帶狀泡疹,又稱做皮蛇

還有,像這個,皮膚也是紅紅的,有點脫皮,有點像濕疹。但其實這個叫「隱藏性癬」,是一種黴菌的感染,因為擦錯藥,擦到類固醇的藥膏,造成外觀上不是很典型的黴菌感染,一圈一圈的樣子。
另外,像這位男生,在陰囊有一塊紅紅的、會脫皮的斑塊,看起來很像是濕疹,其實,它是一種皮膚的病變,名稱叫「乳房外的帕杰氏症」,縮寫叫EMPD。

還有,像我也有看過年紀很大的阿公阿媽,身上也會出現一塊一塊紅色,會脫皮的斑塊,乍看之下,也很像濕疹,其實,它是一種很早期的皮膚癌,叫「波汶氏症」,它是因為這些患者小時候,也就是台灣很早期的時候,住在台灣的西南沿海,喝過深井水,裡面含有超量的「」,長期喝井水,而產生的慢性砷中毒。

▼圖片來源: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

這些患者除了會得到剛剛講的皮膚癌之外,也會產生烏腳病,腳會發黑壞死,最後要截肢。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,在嘉義布袋很夯的打卡勝地「高跟鞋教堂」的由來。

▼圖片來源: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

▼圖片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

其實長得很像濕疹的皮膚病真的非常多,我只是舉幾個例子而已。如果看完這篇幾千字的文章,大家都會診斷濕疹了,那我們皮膚科醫師不就不用混了?這裡主要就是要告訴大家,皮膚有問題,要記得看專業的醫師,免得自己去藥局亂買藥膏擦,結果擦錯,讓病情愈來愈嚴重。

如何治療濕疹

皮膚出狀況還是要來看醫生,如果你自己去買藥擦,結果買到不對的藥,或是自己用偏方,像是磨菜葉的汁濕敷等等,都可能耽誤自己的疾病,或是越弄越糟。你來看醫生,醫生會幫你找原因,做出正確的診斷。

如果是外在因子導致的,就要避免那些誘發的因子,如果是內在的原因而產生濕疹,就要調整體質。再搭配醫師開的口服藥跟外用藥膏消炎、止癢,才不會讓皮膚反覆發炎,進展成亞急性甚至是慢性濕疹。

而慢性期濕疹,除了治療之外,因為表皮反覆發炎一段時間,已經變得粗糙不健康,所以也要注重皮膚保濕。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嚇一跳,不是已經濕疹了嗎?皮膚已經很濕,再保濕不會更嚴重嗎?其實慢性濕疹的皮膚屏障已經受損,我們需要擦保濕乳液修護自己的皮膚,讓新的角質能夠逐漸取代受損的角質,慢慢回到健康的皮膚狀態。

不怕得罪廠商!這種保養品,根本大爛貨,千萬不要買!

More Articles

延伸閱讀

主治專長一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