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DA PRO 超微波升級後3大亮點!打擊脂肪輕輕鬆鬆!

我們診所最近把我們很受歡迎的一台機器 ONDA 昂達超微波,升級成 ONDA PRO,也就是專業版的 ONDA。

其實我們之前就有錄過 ONDA 相關的影片了,大舉主要是針對皮膚的脂肪做破壞。你看之前我們用在臉上,臉會收緊,嘴邊肉會減少,臉會變得比較小。

還有像雙下巴,在治療後,效果也都蠻不錯的。

那你可能會好奇,既然之前的 ONDA 就已經不錯了,為什麼我們還要升級成 PRO 版呢?

為什麼要升級 ONDA PRO?

最主要的原因是 ONDA PRO 多了一支 12mm 的探頭,深度更深,所以可以針對身體的部位來做治療。像是肚子側腰大腿肉馬鞍肉蝴蝶袖等等,這些比脂肪比較的部位,都可以用這個新的探頭來處理。

那 ONDA PRO 適合什麼樣的人呢?如果你的肚子,或是蝴蝶袖,捏起來是那種軟軟的脂肪,而不是很硬的肌肉,那就很適合 ONDA PRO 的深層探頭來治療。

以肚子來說好了,我們之前也有用 7mm 的探頭來治療肚子。你看就算只用 7mm 的探頭治療一次,肚子收緊的效果就已經蠻明顯的。

從側面的角度看,做完後整個線條就好很多,肚子很明顯縮進去了。

現在加入了 12mm 的探頭,在肚子的治療效果當然就更棒了。所以只要你摸起來肚子是屬於皮下脂肪,而不是內部更深層的內臟脂肪,我覺得都很適合用 ONDA PRO 來治療。目前的療程,大概兩個手掌大的面積,只要 15 分鐘就可以做完,時間算是蠻快的。

另外,ONDA PRO 的最高能量設定,比原來的 ONDA 還高出很多。還有,ONDA PRO 的探頭重量比較輕,醫師長時間操作起來,也會比較輕鬆。你會發現,這些設計,完全就是為了身體治療的時間會比較長,所設計的。

所以,我就來做個小整理。 ONDA 目前有三支探頭。

3mm 探頭:80% 真皮深層,20 % 淺層脂肪。

7mm 探頭:50% 真皮深層,50 % 淺層脂肪。

12mm 探頭:80% 真皮深層,20 % 淺層脂肪。

7mm 探頭:20% 真皮深層,780 % 淺層脂肪。

ONDA 的治療原理

ONDA 或 ONDA PRO 的作用範圍就蠻廣的。除了可以破壞脂肪,還會收緊皮下脂肪層的纖維中隔,以及增生真皮層的膠原蛋白,所以皮膚也會有收緊的效果。

所以你可以看這個示意的影片。把 ONDA 的探頭放在買來的豬肉上面,你可以看到在加熱的過程中,豬肉的油一直被炸出來,這就說明了 ONDA 對脂肪作用的效果。

常見問題解答

那因為我們算是台灣很早就開始使用 ONDA 的診所,所以最近我也在好幾個場合,跟其他醫師們分享我使用 ONDA 一年多來的心得,還有我自己的操作手法。

很多醫師在會議上會問我一些問題,還有平常在諮詢的時候,客人對於超微波,還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地方。所以我接下來就整理一些我比較常被問到問題,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。

Q1. 很瘦的人適合做 ONDA 嗎?

首先,有客人問我說,如果他的臉很瘦,還適合做 ONDA 嗎?我的回答是,其實不是很建議。

為什麼呢?如果你真的很瘦,皮下脂肪非常少,去做 ONDA 超微波的話,會減少更多脂肪,臉會看起來更瘦。雖然 ONDA 有 3mm 比較淺層的膠原探頭,可以增加真皮層的膠原蛋白,有緊緻的效果。

但是大家別忘了,3mm 的探頭還是有 20% 的能量作用在表淺脂肪層。所以如果你真的非常瘦,我就不太建議做 ONDA 超微波。

Q2.可以和電波、音波一起做嗎?哪個先做?

另外有客人問,如果想同一天做電波、音波還有 ONDA 超微波,可以嗎?如果可以的話,哪個要先做比較好?

我個人的習慣,就是越深層的先做會比較好。如果淺層先治療,治療完後,皮膚裡面會有一些水腫,這個時候如果再做深層的探頭,能量的穿透就會被水腫給干擾。

所以,如果臉部要做 ONDA,因為 ONDA 的探頭作用在 7mm 的地方,比較深,所以我會先做。接著是音波,它作用在 4.5mm 的地方,可以第二個做。電波主要作用在真皮層比較淺,所以最後做。

不過有時候雖然同時做三種波,但做的部位可能不一樣。比如說音波加強側面拉提,電波著重蘋果肌或額頭緊緻,ONDA 超微波就做嘴邊肉和雙下巴,重新描繪臉部輪廓線。

Q3. ONDA 會不會容易傷到神經?

還有人問我做 ONDA 會不會傷到神經,因為之前做音波時,有少數人在打下顎輪廓的時候,會傷到神經,造成嘴巴歪一邊。

ONDA 會不會有這個問題呢?這就要從溫度來談。我們做 ONDA 時,其實痛感不太有,但會有溫熱感覺。當溫度慢慢增加時,溫熱發燙的感覺會更強烈。

只要遇到這種燙的感覺,通常人的反應就會立刻把頭撇開,不然就是醫師要將探頭移去做別的地方。所以做 ONDA 時溫度不會累積很高,組織大概維持在 50 ℃左右。那因為脂肪細胞不用太高溫度,就可以被破壞掉,所以 50℃ 就足夠了。但是如果要造成神經的傷害,一般需要 65℃ 以上。所以,ONDA 就不太會傷到神經,所以相對來說是安全的。

另外,ONDA 表面還有 5℃ 的冷卻,再加上能量都是往下傳導,很表淺的皮膚不會被加熱到,所以也不太會有燙傷問題。安全性方面大家不用太擔心。

Q4. ONDA 會不會像微波爐一樣危害人體?

還有客人問過一個很有趣的問題,他說 ONDA 這台機器的頻率是 2.45GHz,但他家裡的微波爐好像也是 2.45GHz。大家都害怕微波爐外洩,微波食物時要把門關起來才安全。那我們把 ONDA 在臉上做,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危險呢?

這問題很有意思!

ONDA 和一般家用微波爐的電磁波頻率都是 2.45GHz。不過有個重要差別是,ONDA 的能量是從中間出來,然後從旁邊回收回去,把沒有作用的微波從周圍回收,所以沒有外洩問題,對健康不會有任何危害。

對客人或醫師來說,都不會有任何危害,這點真的不用擔心。我知道有些國外廠商想模仿 ONDA,但他們沒有這種回收的機制,所以即使頻率一樣,可能還是會有危險性,這要特別注意。

Q5. 和 Q+ 音波有什麼不同?

最後還有客人問,我們診所有 Q+ 音波也有 ONDA 超微波,兩個都是針對脂肪,到底應該選哪一種呢?

當然這兩台機器對脂肪的效果都不錯,但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。

以 Q+ 或是 Z 音波來說,如果要減少脂肪,一般選擇 4.5mm 的探頭。那它是由一點一點的聚焦點,所連結起來一整條線性的作用。這種治療,深度是固定,都是在 4.5mm。而且要靠很密集的線,才能作用在一整個平面,作用在同一個層次。

如果你想要作用其他深度,就要等下次,原來這層脂肪減少消除後,像我們玩俄羅斯方塊一樣,中間一條消掉,上面脂肪往下掉。下次再做 4.5mm 時就是不同層次的脂肪,這樣一次次慢慢做,可以消除的層次才會比較多。

那如果是超微波,你可以看到它作用時是整塊整區加熱,是 3D 式的立體加熱,往左往右、往前往後、往上往下整塊加熱,不只是在單一層次,所以單次作用體積更大。

那因為這樣的差別,我會把 Q+ 音波定位在比較局部脂肪消除,或脂肪層次沒那麼厚的時候使用。如果脂肪層比較厚,或想做的面積更大片,包括雙下巴、嘴邊肉等會常常一起處理的話,其實做 ONDA 超微波的 CP 值比較高。用 Q+ 音波想做大範圍,需要的條數就很多,費用會比較高一些。

總結

好的,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們新升級的 ONDA PRO,還有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。

More Articles

延伸閱讀

主治專長一覽